项目案例

关注行业新动态、把握全局新方向

堆垛机的三大主流类型:特点、差异与适用场景

维达控股.江苏维暻智能物流装备有限公司

2025-10-23

所属分类:行业动态

堆垛机的类型划分,核心依据是结构形式、作业范围与适配场景的差异。不同类型的堆垛机在技术特性、效率表现和应用边界上各有侧重,企业可根据仓库规模、货物属性、作业需求等因素选择适配设备。以下是三大主流类型的详细解析:

 

一、巷道式堆垛机:立体仓库的 “主力执行者”

巷道式堆垛机是目前智能仓储中应用广泛的类型,核心特征是沿固定巷道运行,需与立体货架配套使用,专注于 “垂直 + 水平” 精准作业,是高货架、高周转率仓库的主要设备。

 

1. 核心结构与技术优势

组成部件:由立柱(支撑框架)、横梁(连接立柱)、载货台(承载货物)、运行机构(沿地面轨道移动)、起升机构(驱动载货台升降)、货叉机构(伸缩取放货物)六大核心部分构成,结构紧凑且刚性强。

 

关键性能:定位精度可达±3mm(毫米级),起升高度能至40 米(适配超高层立体仓库),单循环作业时间可短至20 秒以内(从取货到放货的完整流程),能稳定适配托盘(1-5 吨)、料箱(10-500kg)等多种货物单元。

 

2. 细分类型与场景适配

根据立柱数量的差异,巷道式堆垛机又分为 “单立柱” 和 “双立柱” 两类,适用场景明确区分:

单立柱堆垛机:单侧立柱支撑,机身轻便(重量比双立柱轻 30% 左右)、占地面积小,安装难度低。但受结构限制,起升高度一般≤12 米,载荷≤2 吨,更适合轻载荷、中低层货架场景,如电子元器件仓库(存储小型料箱)、医药阴凉库(需控制仓库空间占用)、日化品小型立体仓等。

 

双立柱堆垛机:两侧立柱对称分布,通过横梁连接形成稳定框架,刚性更强、抗晃动能力突出。起升高度可突破 40 米,载荷高达 5 吨,能应对重载、超高层货架需求,典型应用于汽车零部件仓库(存储发动机、变速箱等重型部件)、食品冷链仓库(高货架存储冷冻托盘)、工业品大型立体仓(如机械零件、建材)等场景。

 

二、桥式堆垛机:“跨巷道” 作业的 “灵活派”

与巷道式堆垛机的 “固定巷道” 不同,桥式堆垛机的核心特点是跨巷道作业—— 运行轨道铺设在仓库顶部横梁,机身呈 “桥式” 横跨多个货架巷道,可横向移动切换作业区域,灵活性更高,但效率和高度适配性较弱。

 

1. 核心结构与技术特点

结构设计:由 “桥式主梁”(横向运行轨道载体)、“小车机构”(沿主梁纵向移动,搭载起升和货叉装置)、“起升货叉”(取放货物)组成,整体类似 “桥式起重机” 与堆垛功能的结合。

作业逻辑:无需为每个巷道单独配置设备,一台桥式堆垛机可覆盖2-4 个相邻巷道,通过顶部轨道横向移动切换巷道,再通过小车机构纵向作业,减少设备数量和初期投入。

 

2. 适用场景与局限性

适配场景:适合仓库规模小、巷道数量少、货物周转率低的场景,如小型制造业原料仓(存储频次低的金属原料)、电商临时中转仓(短期存储、无需高货架)、区域性五金配件仓(货物品种多但单批次量小)等。

局限性:起升高度有限(一般≤10 米),无法适配超高层货架;横向移动时稳定性较弱,作业速度比巷道式慢 20%-30%;对仓库顶部承重要求高(需支撑轨道和设备重量),因此在大型智能仓储项目中应用较少。

 

三、堆垛机器人:“无轨化” 作业的 “新势力”

堆垛机器人是 AGV(自动导引车)技术与堆垛功能的融合产物,核心特征是无固定轨道、全仓库自主移动,打破了 “巷道限制”,兼具堆垛、搬运、装卸等多功能,是 “柔性仓储” 的核心设备。

 

1. 核心技术与功能优势

导航与移动:无需铺设轨道,通过激光 SLAM 导航、二维码导航、视觉导航等技术,实现全仓库自主定位和路径规划,可灵活绕过障碍物(如人员、其他设备),适应复杂仓库布局。

功能拓展:不仅能完成货物堆垛(堆垛高度≤6 米),还能实现 “搬运 + 堆垛” 一体化作业 —— 例如从入库口接收货物,自动搬运至指定货架堆垛,出库时再从货架取货搬运至出库口;部分机型可搭配机械臂,实现 “拆垛(拆解整托盘货物)- 分拣 - 堆垛” 全流程无人化。

 

部署特点:无需改造现有仓库结构(如无需铺设地面 / 顶部轨道),设备到位后通过软件调试即可投入使用,部署周期比传统堆垛机短 50% 以上,且可根据业务变化灵活调整作业范围。

 

2. 适用场景与性能边界

适配场景:聚焦 “多品种、小批量、高频次” 作业需求,如电商分拣仓(需快速切换不同品类货物堆垛)、新零售前置仓(空间小、货物周转快)、医药分拣中心(需按批次精准堆垛药品)、电子元件仓(需轻拿轻放小型料箱)等。

性能边界:载荷相对较低(一般≤1.5 吨),无法适配重型货物;堆垛高度低于传统堆垛机,不适合超高层货架;在粉尘多、地面颠簸的恶劣环境中,导航精度可能受影响,更适合洁净、平整的仓库环境。

 

 选对堆垛机,筑牢智能仓储 “根基”

从专注超高层作业的巷道式堆垛机,到灵活跨巷道的桥式堆垛机,再到无轨化作业的堆垛机器人,三种主流类型的堆垛机并非 “优劣之分”,而是 “场景适配之别”。企业在选型时,无需盲目追求 “高技术” 或 “高参数”,而应围绕自身核心需求—— 若仓库追求 “空间利用率高”“重载高频作业”,巷道式堆垛机的优解;若仓库规模小、预算有限,且货物周转较慢,桥式堆垛机可平衡成本与效率;若仓库布局灵活、需应对 “多品种小批量” 作业,或计划逐步推进自动化改造,堆垛机器人则能提供更强的柔性支撑。


随着智能仓储技术的不断迭代,堆垛机的性能边界还在持续突破 —— 巷道式堆垛机正朝着 “更高、更快、更智能” 升级,堆垛机器人的载荷与导航精度也在逐步提升。但无论技术如何发展,“适配场景” 始终是选型的核心逻辑。选对堆垛机,不仅能提升仓储作业效率、降低运营成本,更能为企业供应链的智能化升级筑牢 “硬件根基”,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。


标签:堆垛机
Copyright © 2024 维达控股.江苏维暻智能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|  网站地图    备案号:苏ICP备2024101031号-1   |  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2904   |  | 技术支持:网站建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