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案例

关注行业新动态、把握全局新方向

穿梭式货架:用 “自动化” 破解仓储空间与效率难题

维达控股.江苏维暻智能物流装备有限公司

2025-09-08

所属分类:行业动态

在仓储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,企业面临着双重困境:一方面,土地成本攀升使得仓库空间愈发紧张,传统货架因需预留人工通道,空间利用率始终难以突破;另一方面,人工操作效率有限,高峰时段货物存取延误、错发等问题频发,制约着整体运营节奏。而穿梭式货架凭借核心的自动化技术,成为打破这一困境的关键解决方案。

穿梭式货架主要由货架系统和穿梭车两大部分构成。货架部分通常采用横梁式或驶入式的基本结构,但在布局上更加紧凑,以仓储储密度。其横梁间距、层高等参数可根据货物尺梭车则是整个寸灵活调整。穿系统的核心 “智能搬运工”,它通过轨道在货架间运行,车身配备有先进的驱动系统、控制系统以及货物抓取装置。当接收到来自仓储管理系统(WMS)的指令后,穿梭车能精准定位到指定货位,利用自身的升降和搬运功能,快速完成货物的存取操作。


为何穿梭式货架存储量更突出?核心原因解析

穿梭式货架之所以能实现 “存储量多”,关键在于其通过自动化技术重构了仓储空间利用逻辑,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货架的空间浪费问题,具体可从三个核心维度拆解:

 

首先,取消人工通道,释放 “无效空间”。传统货架需预留 1.5-2 米宽的人工 / 叉车通道,供人员或设备进出存取货物,这部分通道占仓库总面积30%-40%,属于 “无效存储空间”。而穿梭式货架依靠穿梭车在货架内部轨道自动运行,无需预留固定通道,货架可实现 “密集式排布”—— 相邻货架仅需保留穿梭车通行的窄轨空间(宽度通常不足 30 厘米),相当于将传统通道的空间全部转化为存储货位,直接让仓库可用存储面积提升 30%-50%。

 

其次,适配多层高位设计,挖掘垂直空间。受人工操作高度限制(传统叉车人工操作限定高度约 6 米),传统货架难以突破多层高位布局;而穿梭式货架的自动化作业无需人工干预,可配合高位堆垛机或智能叉车,将货架高度延伸至 10-15 米,充分利用仓库的垂直空间。以 1000 平方米仓库为例,传统货架(5 层,高 5 米)约有 500 个货位,而穿梭式货架(10 层,高 10 米)可实现 1000-1200 个货位,垂直方向的存储量翻倍。

 

后面,货位紧凑布局,减少 “间隙浪费”。传统货架为方便人工存取,货位之间需预留一定间隙(防止碰撞、便于操作),且单个货位尺寸需适配人工操作习惯,存在一定浪费;而穿梭式货架的货位尺寸仅需适配穿梭车与货物规格,无需额外预留人工操作间隙,且可根据货物批量灵活调整货位密度(如批量大的货物可采用 “连续货位” 设计),进一步减少空间间隙的浪费,让单位面积内的货位数量更多。

 

穿梭式货架通过 “压缩通道、拔高层数、紧凑货位” 的三重设计,将仓库的平面与垂直空间利用率高,以实现 “存储量多” 的核心优势,尤其适合需要批量存储的场景,让有限仓库空间 “装下更多货物”。

 

凭借自动化优势,穿梭式货架从根本上破解了仓储空间与效率难题。在空间利用上,因无需预留人工通道,货架可实现密集式排布,空间利用率较传统货架提升 30%-50%,相当于在原有仓库面积内 “凭空拓展” 出近半存储空间,尤其适配食品、冷链等需批量存储的行业;在效率提升上,自动化作业省去了人工往返巷道的时间,单巷道货物吞吐量较传统模式提升约 2 倍,且支持先进先出(FIFO)、先进后出(LIFO)两种模式切换,面对电商大促、制造业原料周转等高峰需求时,能快速响应存取指令,减少货物积压。

 

维暻的穿梭式货架已在电商仓储、制造业原料库、第三方物流中心等场景广泛应用。它以自动化技术为支点,既解决了空间 “挤不下” 的难题,又攻克了效率 “提不上” 的瓶颈,成为企业降本增效、实现仓储智能化升级的重要选择,为仓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。

Copyright © 2024 维达控股.江苏维暻智能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|  网站地图    备案号:苏ICP备2024101031号-1   |  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2904   |  | 技术支持:网站建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