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项目案例
关注行业新动态、把握全局新方向
最新动态
热门案例
四向穿梭车立库为什么会储存更多?
2025-09-03
所属分类:行业动态
四向穿梭车立体仓库(简称 “四向穿梭车立库”)之所以能实现更高的存储密度,核心在于其打破了传统立体仓库(如堆垛机立库)的结构限制,通过穿梭车的灵活运动、货架布局优化、空间利用率提升三大维度,将仓库的 “垂直空间” 与 “水平通道空间” 充分转化为存储位。具体可从以下 4 个关键技术特性展开分析:
一、核心优势:四向穿梭车的 “全向运动能力”,消除通道瓶颈
传统堆垛机立库的存储密度受限,根源在于堆垛机的 “单向运动 + 固定通道” 模式—— 每 1-2 列货架需配套 1 条专属的堆垛机通道(宽度通常 1.8-2.5 米),通道空间无法用于存储;且堆垛机只能沿通道直线运行,无法跨列、跨巷道移动,货架布局被通道严格分割。
而四向穿梭车具备 纵向(沿巷道)+ 横向(跨巷道)” 双向运动能力:
纵向运动:沿货架巷道内的轨道行驶,完成 “货位 - 巷道口” 的货物存取;
横向运动:通过货架顶部 / 底部的 “转换轨道”(或穿梭车自身的转向轮结构),实现跨巷道、跨列移动,可覆盖整个仓库的货架区域。
这一特性直接带来两大改变:
减少 “固定通道” 数量:无需为每列货架设置专属通道,仅需保留少量 “主通道”(用于穿梭车调度、货物接驳),原通道空间可转化为 “新增货架列”,存储位数量直接增加 15%-30%(视仓库规模而定);
无 “死区” 覆盖:穿梭车可到达仓库内任意一个货位(包括传统堆垛机难以覆盖的 “边角货位”),避免因设备运动限制导致的 “存储死区”,进一步挖掘空间潜力。
二、货架布局:“高密度矩阵式设计”,有效利用水平空间
传统堆垛机立库的货架需按 “巷道 - 货架 - 巷道” 的间隔式布局,通道占用大量水平空间;而四向穿梭车立库的货架可采用 “矩阵式密集布局”,核心设计逻辑如下:
货架单元模块化:将仓库水平空间划分为多个 “货架矩阵”,每个矩阵内的货架列紧密排列(仅保留穿梭车行驶的 “轨道间隙”,宽度通常 0.3-0.5 米,远小于堆垛机通道);
跨矩阵调度:穿梭车通过 “转换轨道” 在不同货架矩阵间移动,无需为每个矩阵单独配置设备,因此矩阵内可完全取消冗余通道,仅在仓库边缘或中间设置 1-2 条 “接驳通道”(用于与提升机、AGV 对接)。
以 1000㎡的仓库为例:传统堆垛机立库因通道占用,实际货架覆盖面积约 600-650㎡;而四向穿梭车立库的货架覆盖面积可提升至 850-900㎡,水平空间利用率提升 30% 以上,对应存储位数量大幅增加。
三、空间利用:“小货位 + 高货架”,适配多品类与垂直高度
四向穿梭车的自身结构(体积小、重量轻,通常长宽约 1.2m×0.8m,高度 0.3-0.5m),使其能适配 **“小尺寸货位” 和 “超高层货架”**,进一步挖掘空间潜力:
小货位适配多品类:
传统堆垛机因自身尺寸限制,货位尺寸需匹配堆垛机的 “叉取范围”(通常货位深度≥1.2m,宽度≥0.8m),难以存储小尺寸货物(如零件、电子元件);而四向穿梭车可针对小货物设计 “迷你货位”(如深度 0.6m、宽度 0.5m),在相同水平面积内,小货位的数量可达到传统货位的 1.5-2 倍。
同时,四向穿梭车支持 “双深位”“多深位” 存储(即一个巷道内的货架可设计为 2-3 层深度),进一步增加单位面积的存储位。
超高层货架突破高度限制:
四向穿梭车通过 “提升机 + 轨道” 配合,可实现垂直方向的多层调度(通常货架高度可达 12-20 米,部分场景甚至更高),且无需担心堆垛机 “高扬程下的稳定性” 问题(堆垛机高度超过 15 米后,需增加配重和轨道强度,成本大幅上升)。
垂直高度每增加 1 米,若货架层数增加 2-3 层(视货位高度而定),存储位数量可额外增加 10%-15%,尤其适合高天花板的仓库(如物流园标准仓库,层高通常 10-15 米)。
四、动态调度:“多车协同 + 柔性分配”,提升空间使用效率
四向穿梭车立库通常采用 “1 台提升机 + 多台穿梭车” 的配置(如 1 个巷道配置 2-4 台穿梭车),通过系统动态调度实现 “货位柔性分配”,避免传统立库 “单巷道单设备” 导致的 “货位闲置” 问题:
传统堆垛机立库中,若某巷道的堆垛机故障,该巷道的所有货位将无法使用(形成 “闲置死区”);而四向穿梭车可跨巷道调度,某台穿梭车故障时,其他穿梭车可接管其负责的货位,确保所有货位均能被利用;
系统可根据货物的 “周转率” 动态分配货位:高周转率货物分配至靠近接驳口的货位,低周转率货物分配至仓库深处或高层货位,避免因 “货位优先级固定” 导致的深层 / 高层货位闲置,进一步提升整体空间的使用效率。
四向穿梭车立库 “存储更多” 的本质
四向穿梭车立库并非简单 “增加货架高度”,而是通过设备运动自由度提升→货架布局优化→空间(水平 + 垂直)利用率高→货位柔性分配的闭环,解决了传统立库 “通道占用、设备受限、空间浪费” 三大核心问题。其存储密度通常比传统堆垛机立库高 (视货物类型和仓库尺寸而定),尤其适合电商、制造业、冷链等 “多品类、高库存、空间紧张” 的场景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