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案例

关注行业新动态、把握全局新方向

平面仓库升级智能仓库,是先改造货架系统还是一步到位

维达控股.江苏维暻智能物流装备有限公司

2025-07-25

所属分类:行业动态

平面仓库升级智能仓库时,选择 “改造货架系统” 还是 “一步到位”,需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、资金状况、业务发展阶段等多维度综合判断。适用场景不同,以下从核心差异、适用情况、决策关键因素三个方面展开分析,帮助企业做出更贴合自身的选择:


一、两种方案的核心差异与特点

二、适用场景分析


  1. 优先选择 “改造货架系统(渐进式升级)” 的情况

业务增长不稳定:如果企业处于成长期,仓储需求(如 SKU 数量、吞吐量)每年波动较大,尚未形成稳定的业务规模,贸然全自动化改造可能导致设备闲置。


例如:中小型电商企业,订单量季节性波动明显(如仅双十一激增),可先改造货架为 “横梁式货架 + AGV 叉车兼容结构”,搭配初级 WMS 系统,后期根据订单增长再引入穿梭车或分拣机器人。


资金预算有限:中小企业或传统制造业,初期难以承担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全自动化投入,可先通过货架改造提升存储密度(如增加货架层高、引入阁楼货架),再逐步配置智能设备。


例如:传统零部件仓库,先将普通货架改造为可分层的立体货架,配合手动叉车 + 扫码枪实现基础数字化,后期再引入 AGV 或穿梭车和智能分拣设备。


现有仓库结构受限:仓库为租赁场地、层高不足(<5 米)或建筑结构无法承载立体库重型设备(如高层货架的地基承重),短期无法重建或换址,只能通过货架改造优化空间(如增加穿梭式货架提升利用率),同时引入轻型智能设备(如拣选机器人)。


试错需求明确:企业对智能化效果不熟悉,希望先通过局部改造验证智能设备的适配性(如货架改造后测试 AGV 的运行效率),再决定是否全面升级。


2. 优先选择 “一步到位(全智能化改造)” 的情况


业务规模稳定且量大:仓储吞吐量高(如日均订单 10 万 +)、SKU 数量多(1 万 +),且未来 3-5 年需求明确增长(如规划进入新市场),全自动化可快速摊薄前期投入成本。
例如:大型快消品企业的区域中心仓,需覆盖多渠道配送,一步到位建设自动化立体库 + 交叉带分拣系统,可显著降低长期人力成本和运营误差。


仓储成本占比高:人力成本(如拣货、搬运)或场地租金占比过高,全自动化能通过 “降人力、提密度” 快速回本。


例如:一线城市的高租金仓库,全自动化立体库可将存储密度提升 3-5 倍,大幅降低单位存储成本。


长期战略明确:企业将智能化作为核心竞争力(如生鲜电商的冷链仓、医药企业的合规化仓储),需通过全链路智能化满足高时效、高合规性要求(如全程温控、批次追溯),一步到位可避免后期重复改造的浪费。


场地条件允许:自有土地或长期租赁的仓库,层高足够(≥8 米)、结构适合改造(如无立柱障碍),可直接规划立体库、智能分拣区等,无需受限于现有布局。


总而言之,从短期看,“改造货架系统” 更灵活、风险低,适合多数成长型企业或预算有限的场景;

长期看,“一步到位” 能构建更强的仓储竞争力,适合业务成熟、需求明确的中大型企业。
核心原则:不盲目追求 “全智能”,而是以 “当前业务痛点” 为出发点 —— 若当前的问题是 “存储不够用”,则先改造货架提升密度;若问题是 “人力成本过高、效率低下”,且长期需求稳定,一步到位更划算。


平面仓库升级智能仓库,选择改造货架系统还是一步到位,终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,核心在于贴合企业自身的 “成长节奏” 与 “战略底色”。若业务尚在探索期、资金有限,改造货架系统如同 “小步快跑”,既能快速缓解当下的空间与效率痛点,又能为未来的智能化积累经验,保留灵活调整的余地;若业务已进入稳定增长期、追求长期竞争力,一步到位则是 “大步跨越”,以前期的高投入换取全链路自动化的效率红利,构建难以复制的仓储壁垒。无论选择哪条方案,关键是让升级节奏与业务需求同频 —— 不盲目求快,也不滞后于发展,方能在智能仓储的转型中,既站稳当下,又赢得长远。想改造升级智能仓库的,联系我们。


标签:立体仓库
Copyright © 2024 维达控股.江苏维暻智能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|  网站地图    备案号:苏ICP备2024101031号-1   |  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2904   |  | 技术支持:网站建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