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项目案例
关注行业新动态、把握全局新方向
最新动态
热门案例
四向穿梭车与AGV小车的区别是什么?
2025-08-20
所属分类:行业动态
四向穿梭车与 AGV(自动导引运输车)虽同属智能仓储领域的自动化搬运设备,但在设计理念、应用场景、技术特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,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对比二者的区别:
一、核心功能定位
四向穿梭车:
以“密集存储 + 精准转运”为核心,专为高密度立体货架环境设计,主要功能是在固定轨道上完成货物的存取、短途转运(如货架间、货架与提升机之间),是连接存储单元与外部系统的 “货架内运输工具”。
例如:在电商立体仓库中,四向穿梭车可在 10 米高的密集货架轨道上,将货箱从高层货架运至提升机,再由提升机送至出库区。
AGV 小车:
以 柔性搬运为核心,侧重在开阔空间(如仓库地面、车间通道)实现货物的跨区域运输,功能更偏向 “点对点配送”,是连接不同作业环节的 “区域间运输工具”。
例如:在制造业车间,AGV 可将原材料从仓库运至生产线,再将成品从生产线运至暂存区。
二、运行路径与环境依赖
对比维度 | 四向穿梭车 | AGV 小车 |
路径形式 | 依赖固定轨道(多为金属轨道,嵌入货架或地面),路径完全固定。 | 无固定轨道,通过导航技术(激光、二维码、SLAM 等)自主规划路径,路径可灵活调整。 |
空间适应性 | 适用于封闭 / 半封闭的高密度环境(如立体货架内部),对空间开阔度要求低,但受轨道布局限制。 | 适用于开阔、无障碍的平面环境(如仓库地面、车间),需预留一定通行空间,避开障碍物。 |
场景限制 | 脱离轨道无法运行,更换作业区域需重新铺设轨道。 | 可通过调整地图或导航参数快速切换作业区域,甚至跨楼层(配合电梯)。 |
三、技术特性差异
导航方式:
四向穿梭车:依赖轨道定位,辅以激光测距、二维码识别(轨道上的定位点),导航精度极高(±3-5mm),但灵活性受限。
AGV 小车:主流导航方式包括激光 SLAM(无标识自主导航)、二维码导航(地面贴码)、磁导航(地面埋磁条)等,精度多为 ±10-50mm(激光 SLAM 精度更高,可达 ±5mm),灵活性强。
运动能力:
四向穿梭车:支持横向、纵向行驶及原地转向(四向运动),但仅能沿轨道方向移动,转弯需在轨道交叉点完成。
AGV 小车:根据车型不同,可实现前进、后退、转弯(部分支持原地旋转),运动方向更自由,尤其激光 AGV 可 360° 灵活避障。
承载能力:
四向穿梭车:因轨道承重稳定,承载范围较广,从轻小件(50kg 以下)到重型货物(1-2 吨)均可定制,适合长期高频次存取。
AGV 小车:轻型 AGV(如电商分拣 AGV)承载多在 50-500kg。
四、适用场景对比
四向穿梭车的核心场景:
高密度立体仓储(如电商仓库、医药冷链库),有效利用空间;
货物周转率高、存取频繁的场景(如 “双 11” 期间的订单分拣);
对存储精度要求高的场景(如电子元件、精密仪器仓储)。
AGV 小车的核心场景:
柔性生产线(如汽车制造车间,物料随产线动态配送);
仓库内跨区域搬运(如从收货区到存储区、从存储区到发货区);
需要快速调整作业流程的场景(如多品种小批量生产、临时补货)。
五、系统协作模式
四向穿梭车:通常作为 “存储子系统” 的核心 ,需与提升机、货架、WMS 系统配合,形成 “货架 - 穿梭车 - 提升机 - 出库口” 的闭环,独立性较弱。
AGV 小车:可作为 “搬运子系统” 独立运行 ,也可与机器人、传送带、堆垛机等设备联动,甚至通过调度系统实现多 AGV 协同(如电商分拣的 “AGV 矩阵”),兼容性更强。
若需解决 “空间利用率低、密集存储存取” 问题,优先选四向穿梭车;
若需解决 “跨区域柔性搬运、动态路径调整” 问题,优先选 AGV;
实际应用中,二者常结合使用(如四向穿梭车负责货架内存取,AGV 负责地面转运),形成互补的智能仓储系统。
四向穿梭车与 AGV 的本质区别在于:四向穿梭车是 “轨道约束下的高效存储工具”,AGV 是 “无轨约束下的柔性搬运工具”。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拥有专业的团队,将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咨询和解决方案,帮助您打造适合企业需求的仓储系统。
